本文作者:sukai

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学特点)

sukai 2023-11-16 105

  民族搭台唱大歌

  ——第五届六盘水市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之盘州彝族歌剧《天穹的歌谣》观后

  贵州民族报实习记者 王如云

  它是贵州省第一部原创彝族歌剧。它的创作却是在云贵边境的盘州起步。它还有着盘州本土的彝族文化精气神。看,“挖心救兄”的神奇传说正原滋原味地还原再现…… 8月23日晚,贵州省首部彝族歌剧《天穹的歌谣》在凉都大剧院隆重上演,近千名观众享受着这场视觉盛宴。

  观众在光、声、电特效以及演员形态完美的诠释中仿佛置身这一个悲美的爱情故事中,

  在古代彝族“六组分支”之后的盘县淤泥河、娘娘山等彝族地区,部落君长阿木与大毕摩阿米是两兄弟,阿木坐镇部落,阿米体察民情。阿米爱上了淤泥河的阿妮诺,谁知阿木也爱上了阿妮诺,而管家阿克娄利用这点使奸计让两兄弟反目。阿米离开大殿,前往娘娘山,潜心研究“十月太阳历”,阿木在去娘娘山的路上遭到官兵的伏击,胸中毒箭,命在旦夕。阿米放弃恩怨,以命换命,挽救了阿木的生命。阿妮诺闻之,以身殉情,化身成“娘娘山”,永伴在阿米身边。

  最大的亮点其实是放在幕间穿插的彝族山歌,还有舞台上的歌舞《山歌出在淤泥河》等。幕间男女彝族歌王的演唱……

  歌剧所表现彝族儿女疾恶向善、不吝牺牲、仁慈宽厚、坚贞守节的高尚情怀让观众深深地被感动,被震撼——

  “今天我看了天穹的歌谣,从总体来看这部剧拍的挺好的,具体的体现了一个彝族的风格,而且在场景上也安排得特别好,体现了一个民族风,一个彝族的真实故事。”市民张鹏说,通过对歌剧的欣赏,让她感受到了真实生活的写照,不一样的民族风情。

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学特点)

  市民付昂说:“今天这部剧,是荡气回肠的,也是缠绵悱恻的,对于我来说是开了眼界,也是饱了耳福,通过这部剧让我对淤泥河那边的风土人情和少数民族的异族风情有所了解,对我的感触是非常深的,我很期望能够有机会的话,更多地了解这些东西(少数民族文化)。”

  好剧的背后,是汗水与勤奋——

  曾获得中国西部原生态民歌比赛金奖的彝族女歌王——盘州淤泥河彝家女王富怀说,收集、挖掘、保护、传承彝族山歌,她心甘情愿付出,无怨无悔;

  歌手王富怀、洪东等,数年来坚持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山歌”的传承人学歌,主创团队的成员在收集彝族文化、提炼精华方面不遗余力。团队创作继获得贵州省合唱大赛银瀑奖的作品《山歌出在淤泥河》《且吉谷》(彝族敬酒歌)之后,把主要力量全部投入了《天穹的歌谣》创作;

  因此,盘州的彝族山歌传承人,已经涌现出一个了不起的群体;

  重排又重排,盘州市本土的创作团队从“歌谣”入手,大胆吸取地方彝族文化精华,以彝族民间音乐作为歌剧创作元素,找到了本土自信与民族自信。

  服饰上既重视艺术更重视“原生态”本质色彩,从剧照上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新改版重排的《天穹的歌谣》,将若干本土彝族的民俗(婚丧嫁娶)、民族文化元素融合直接搬上舞台,“山歌”成为主角……

  民族的,正向我们走来。

  盘州市宣传部代表说:“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经过不断调整、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才能磨砺出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

  黑白的历史,彩色的传承。人们盼望,已经在家门口看到本土的《天穹的歌谣》公演,不仅仅是在凉都在省城,而是有朝一日在北京……

  编辑:刘加飞 审核:普兆萍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