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海岛纪元美食厨房的奥秘(海岛纪元美食厨房在哪)

sukai 2023-09-23 81

  

  1.

  被吐槽到口碑翻身无望的「舌尖上的中国第3季」,在2月27日晚第8集「无辣不欢」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家住成都、71岁川菜大师陈伯明退休后,基本不在外面吃饭,每餐都在家里做。但是,家住成都、71岁川菜大师陈伯明很焦虑,自己女儿似乎看不上自己一辈子练就的手艺,她爱上了成都街头随处可见的「麻辣火锅」,经常不回家吃饭,跟着朋友「下馆子」。

  

  焦虑的陈伯明,召集一帮老伙计,成立「川菜老师傅传统技艺研习会」,试图通过老伙计们传承200年的「正统川菜技艺」,对抗不入流的、剑走偏锋的、以麻辣两味作为杀手锏的「江湖菜」。

  

  老伙计们跟陈伯明一样焦虑,这个时代越来越看不懂,外地人一想到成都,或者一想到四川,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辣」。

  

  

  

  

  老伙计们跟陈伯明一样迷茫,在「麻」和「辣」两味的冲击下,川菜体系变得支离破碎,未来的进化发展之路,看不到方向。

  

  

海岛纪元美食厨房的奥秘(海岛纪元美食厨房在哪)

  历史上的四川盛产甘蔗和蜂蜜,传统川菜非但不辣,口味还有些偏甜。似乎大家都已忘却,中国人餐桌上的传统硬菜「糖醋排骨」,就是川菜。

  

  

  

  

  2.

  「无辣不欢」的故事,其实讲述的是「认知偏差」问题,即:

  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这种原理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同样适用。

  老师以为讲授的知识,学生应该是掌握的。

  学生以为老师讲授的知识,自己应该是掌握的。

  学生让老师以为,老师讲授的知识,学生是掌握的。

  考试成绩一出来,老师跟学生都傻眼了。

  不要假装很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舌尖3」里,这样的「认知偏差」问题,比比皆是。

  在许多人眼中,美食没有门槛,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人人自诩为吃货的国度,走南闯北、吃过见过,拍美食节目似乎可以轻松上手。无非就是突击补课、多看点书、找专家咨询、深入民间、找当地资深人士讨问即可。

  所有这一切,基于「自以为」: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懂了、自以为应该是这样的、自以为自以为的自以为错不了!

  事实上,远非如此。

  美食是一门需要大量时间和见识的行当,而且要亲自尝试与比较,没有吃过盐,是不懂得咸的;没有吃过不同厨师制作的烤鸭,是不能判断谁的更好的;没有去过食材的原产地,是不能了解食材个性的。

  美食,是一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品尝、研究、判断的学问,也是需要性格包容,对食物永远好奇、充满热情的学问。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两个月的蜻蜓点水式的调研,是连门都入不了的。

  在已经播出的「舌尖3」里,经常可以见到这种常识性的错误:

  比如水盆羊肉不该在回民街拍,所谓「花打四门」也不过是花拳绣腿。

  因为专业度不够而出现的这些常识性错误,是引发吐槽的最初原因。

  3.

  如果仅仅是专业度不够而出现的一些常识性错误,毕竟瑕不掩瑜,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就是看个热闹,好看就行,也不会引起如此波澜壮阔的踩踏行为。然而第二个问题,导致了整场崩盘,以至于被吐槽到无法翻身。

  这个问题就是:价值观问题。

  在「舌尖2」里,经常会有从科学原理解释美食的解说词,诸如讲述蜂蜜时:

  「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蜂蜜 80%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作为早期人类唯一的甜食,蜂蜜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这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和人工提取的蔗糖不同,蜂蜜中的糖不经过水解,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在中国的厨房,无论烹饪菜肴,还是制作甜点,蜂蜜都是其他糖类无法替代的。」

  讲述豆花时:「通过加热,卤水是蛋白质分子连接成网状结构,豆花实际上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挤出水分,力度的变化将决定豆花的口感。」

  讲述韭菜花配羊肉时:「韭花中有许多含硫化合物,是辛辣味道的来源。碾碎,破坏韭花细胞,让含硫化合物渐次释放。单调的自然环境,酿造出草原上味道最为丰富的调味品——野韭花酱。如果没有韭花酱,再鲜香的手把肉也会失色。

  韭花酱中的钠离子能激活不含盐分的羊肉。含硫化合物在口腔里形成神经系轻微烧灼,进一步提升肉香。同时,韭花酱也提供了帮助消化肉食的天然维生素。羊肉加韭花酱这种古老的草原食风即便到了北京城里的涮肉桌上也不变其宗。」

  这种科普,可以正面引导中国普通人更客观了解食物、喜爱食物,潜移默化的移风易俗,使人们接受更为科学的饮食观念。这本质是一种「祛除愚昧」的教化。

  然而在「舌尖3」,陈腐之气卷土重来,几乎在每一集中,都有这种对农耕文明的凭吊、对传统糟粕的赞美、对古法的尊崇、对手工的迷恋。

  在第4集「养」达到极致,这一集中,药食同源讲述,除了有一些科学上的漏洞,对中国传统的中医也理解不深。在中国的舆论场,中医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拿捏不好就容易出漏洞。滋补本身是无可厚非,但是强调疗效就会招致争议。

  同样是讲述煲汤,「舌尖2」的解说词是这样的:「现代科学认为,任何对食物的加工,都会造成营养不同程度的损失,但这绝对不能说服广东人。」

  而在「舌尖3」,讲述煲汤则成了:「从山东来到广州后,一家人特别怕湿热,响螺片椰肉猪骨汤正能够生津止渴,解暑滋阴。」

  「舌尖2」传递的价值观:喝汤,从科学角度出发,对身体而言,是有好处的;「舌尖3」传递的价值观:为了让身体如何如何,去喝什么什么汤。这是价值观层面,最根本的不同。

  4.

  而所有价值观问题,都可以看成是「认知偏差」和「幸存者偏差」相互作用的结果。

  「幸存者偏差」,也可以叫「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驳斥的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谬误」而不是「偏差」),这个被驳斥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这东西的别名有很多,比如「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

  在学习中,「认知偏差」和「幸存者偏差」相互作用,总是普遍产生这种心理:投机主义。

  说到这,举个例子。

  客观事实:临近高考,A同学想快速提分。学霸告诉A同学,使用一点马高考名师机器人,两个月时间,成绩能提高100分。

  认知偏差:一点马能让A同学用两个月时间,成绩提高100分。

  幸存者偏差:只要有一点马,成绩就能提高100分。

  投机主义:要想提分,就要购买一点马。

  A同学只看到学霸使用一点马,成绩提高100分,他却不知道,学霸是怎么使用的。难道购买一点马,在家里放两个月不用一次,A同学的成绩就能提高吗?

  5.

  人的痛苦,从根本上讲,来源于三个方面:

  1.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2.与他人比较的心理落差。

  3.不是既得利益者的苦闷。

  而这三个方面,也是「认知偏差」和「幸存者偏差」造成的:

  1.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直接外显行为:

  A.自己没有去做某件事,看不惯别人成功做了那件事。

  B.自己做了某件事,没成功,后悔自己做那件事时,没有用尽全力。

  C.自己做了某件事,没成功,找各种理由。

  ...

  2.与他人比较的心理落差,直接外显行为:

  A.他有什么了不起,我比他强多了。

  B.他只不过是点子正,会投机取巧。

  C.他比我家境好、比我背景好。

  D.我原来比他强多了,我原来根本看不上他。

  E.你过得好就过得好嘛,干嘛天天在我面前嘚瑟。

  ...

  3.不是既得利益者的苦闷,直接外显行为:

  A.他爸爸是...

  B.他妈妈是...

  C.他家的某个亲戚是...

  ...

  「认知偏差」和「幸存者偏差」,会使人深陷「自以为」的强大逻辑之中。似乎自己所有的问题,都不是自己的问题。别人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别人努力的结果。

  6.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篇的故事。

  家住成都、71岁川菜大师陈伯明决定,用自己毕生绝学、用继承的200年川菜技艺,给女儿做一桌顶级川菜,赢回女儿的胃!

  忙碌一天、菜布一桌、饭已好、酒斟满。女儿下班后,却没有回家。陈伯明给女儿打电话,问女儿怎么不回家吃饭。女儿说,她跟朋友正在外面吃火锅。

  陈伯明在电话里,给女儿表达几句不满,而后,他只好一个人,享受精心准备的晚餐。

  

  实际上,在「舌尖1」里,导演就已经明确解释过:

  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最后,还是用「舌尖」两段解说词来做结尾。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阅读
分享